德阳市委、市政府为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明确提出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并付诸于“春风行动”, 我市结合实际情况,也出台了落实方案。进一步改善我市营商环境,应该从细微、常态入手,以优商、稳商、促商为发展理念,发展壮大我市民营经济。
目前,我市的民营经济在发展转型和增长放缓的宏观经济背景下,由于产能过剩、环境保护、要素制约、能力局限等因素影响,民营经济的传统发展模式受到严重挑战,存在用地难、用电难、融资难等老大难和历史遗留问题,造成转型、发展难,招商引资也面临因宏观经济下行而“难招”和落地难,使我市税源匮乏、财政吃紧,用经济性政策支持、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更是困难。应该打开思路,从细微、常态的事务入手,了解民营企业的困难,出主意,乃至给政策,采取一企一策的策略,促使我市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建议:
一是公务员要正确处理好“亲”与“清”的界限。“亲”就是要多走企业,访贫问苦,坐一坐、吃顿饭,不扯架子、心口如一地与民营企业家交心交朋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主动沟通联系。“清”就是守住公务员廉洁底线。我感觉现在我们的父母官到企业调研少了。
二是以工匠精神打磨行政“产品”,减少办事途中的最后“一公里”。地方政府执行国家政策,要转变观念,要真心实意为民营企业服务,民营企业不是二流企业,民营经济也不是可有可无。政府在推广地方经济特色要加重对民营经济的推介。换位思考,在各级部门中开展“假如我是个办事的民营企业人员或是个办事的群众”大讨论,对所需要办理的事项进行模拟办理,寻找堵点、难点,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推进“指尖办”,提高办事效率。建议有的窗口办理无假日或急事预约办理。
三是要讲公平、讲尊重。我市的老民营企业在经历了多次的经济转型后,剩下的能够活下去的已不多了,但这些民营企业家对我市的情感深厚,对我市的经济、就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对他们理应尊重。除对新成长、引进的民营企业理应政策扶持的情况下,也要从政策上给予老企业适当的支持,让新企业看到他们成为老企业后的政府态度。这对营造我市营商环境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四是全面实行容缺承诺审批机制。对符合必备条件且做出容缺补全承诺的企业先行办理;全面取消非法定许可前置条件,非国家法律法规强制要求的一律不要作为必备许可条件。
五是政府的内审结果要指定相关的职能部门及时告知企业,并要有说服力的合符法律法规的理由,不能为了政绩模棱两可、推延塞责。
六是在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问题上,要措施明确。实行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政府定价管理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和市级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等清单分别在市政府和各主管部门网站进行常态化公示,并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查处和清理各种与行政职能挂钩且无法定依据的中介服务收费。加强涉企收费监督管理,禁止乱摊派、乱收费等违规行为。
七是切实降低企业的负担,降低运营成本。我市在政府报告中提出回归中心经济,如何回归?就是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如建立和加大对企业经营层的激励机制和奖励力度;税收先征后奖等,让企业有能力参与残酷的市场竞争。
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持续发力、深度开掘成为常态,是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的应有态度和策略。要持续发力、深度开掘,就必须直面我市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难点、疑点、弱点。
(c)2015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什邡市委员会 地址:四川什邡
备案号:蜀ICP备15020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