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7日,出席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农业小组委员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办公区三楼会议室开展了小组协商讨论。委员们围绕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乡村振兴“八大工程”,推动“一环两带三线”布局精准落地,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纷纷建言献策。
市委书记卿伟:三农工作很重要,什邡农业农村的形态将在未来五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发生深刻的变化。有三种形态,一是农业新形态。这基于什邡靠近成都,融入成都都市圈的历史背景,我们农业形态就是两种,第一,建设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农业产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是未来什邡发展的方向,必须上规模,才能打出品牌。同时要选准什邡优势的农产品,比如雪茄烟叶,全中国能种出雪茄烟叶只有三个县,四川什邡是其中之一。第二,建设农旅结合、高端化体验式的微田园农业,把农产品变成旅游商品,提高附加值。二是农村新形态。未来什邡农村形态应该是500到1000人左右的的聚居形态,把农村变成农村社区,享受同城区居民一样的生活服务。三是农民新形态。未来农民需要专业技能支撑。农业小组的委员同志要结合市委市政府相关规划,在具体的工作中认真思考和研究未来什邡的发展,希望大家集思广益,积极建言献策,将有数据有支撑的政协提案提出来,市委市政府一定会认真研究。
市政协副主席阳建伦:政协工作报告、政协提案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的说明以及两院、发改、财政的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全面总结了去年的工作,也对以后工作提出了要求。提案工作方面,书记、市长亲自督办,政协常委会、党组会、主席会等高度重视,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从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2020年取得的成绩斐然,在新冠肺炎防控方面,什邡交出了满意的答卷;针对加强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建议:一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科学规划、保障有力;二是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加强教育、卫生等方面与农业的整合;三是涉农部门要积极对接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四是加强国有公司管理,做大做强项目。
李顺良委员:上午听了几个报告及“十四五”规划,感到振奋人心,什邡取得的成绩突出,农业大有可为。建议 “十四五”规划要长远、科学、严密,要立足什邡实际,注重规划的延续性和执行力。旅游上要有文化底蕴,交通要把旅游景点串联。农业上要加大投入,重视并提高农业高科技、农业现代化、专合社等资金投入力度。要引导专业大户等珍惜自己的品牌,走出品牌效益。
杨强委员:听取了王洪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几点让我印象深刻。一是报告中非常重视民生,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二是报告中非常强调产业定位。三是报告中非常重视项目。建议:一是高度重视“一城两基地”建设。要发挥好雪茄园区优势和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加强部门指导引领,强化公司技术指导。二是要争创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区,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三是要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大支持力度,加强组织化、规模化建设。
王凤彬委员:一是加强垃圾分类方面的宣传。二是加大对农业养殖业的扶持。希望有关部门在修建用地、技术和资金方面给予一定支持。三是要加强对交通法规的宣传。
尹月莲委员:一是要采取切实措施,在疫情防控下保证好农业生产顺利开展;二是要做好所需农用物资的供应保障;要做好农业技术支持与指导;三是要做好政策落实,加大补贴力度。
黄立顺委员:什邡蔬菜、黄背木耳、紫皮大蒜、川芎等农产名气在外,但在品牌影响力小,丰产不丰收,优质不优价,产业散乱弱小,缺乏顶层设计,缺乏规划引领。建议加强政府和企业双轮驱动,采取有主有次、有先有后、有明有暗的实施路径,进一步明确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加强品牌培育,梯次推进。要抓住具有产地和品种优势、文化资源优势的农产品,给予优先发展,做成品牌,甚至发展成为代表什邡经济的名片!
廖俊勇委员:一是在教育、医疗卫生方面,要加大优质资源的引进力度;二是要加强对城市内老年电动车等的教育和管理,加强对农村群众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三是在农业乡村振兴的规划方面,需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健全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抓大不放小,统筹整合资金,引入社会资本,集中力量建园区、办大事,同时对农村公共事业、设施建设、环境治理、文化建设等方面,不能纳入整合项目的,仍然采取“一事一议奖补”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黎登泽委员:一是加快推进全市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业高速发展;二是切实解决农村土壤镉超标的问题。去年合作社引进一种东北珍珠米的品种,镉检测合格,可以推广这个新品种;三是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监管和服务。
廖模强委员:将继续履行好职责,为推动什邡高质量发展、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魏正东委员:建议加强政策扶持,对种粮大户购买植保无人机、智能无人插秧机等先进农机给予适当补贴,保障我市的粮食生产,促进我市农业生产的发展。
张辉委员:一要加强规划建设。围绕我市发展和规划目标,注重整体协调和长远规划,对城区和经开区已规划和拆迁地块的建设和招商引资要尽快组织实施。要注重改善和提升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的完善,要克服条块分割,重建轻规、规而不行。二是要加强市民素质教育提升和高端人才引进,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城市创新活力,提升城市吸引力。
廖梓安委员:一是大力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创建,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二是要以培育“名企、名品、名牌”为抓手,打造地理标志产品,推进“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名牌+产品品牌”发展战略,建议为“什邡板鸭”申请地理标志,规范行业生产标准,筹备扩建标准生产厂房。
董官勇委员:一是加强乡村振兴的规划。什邡现有五个园区,要根据什邡农村每村实际,构建“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的现代农业格局,希望把猕猴桃产业作为一个农业园区,把太乐村作为试点村。二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三是营造良好的农村投资环境,吸引民营资本向农村流动。四是合理布局农业用地,充分集中农村的老旧宅基地、荒地,规划有规模的企业合作社用于农业建设用地。
张烨锋建议:一是对大蒜划定园区,做大做强大蒜产业。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普及农村使用天然气。
廖英燕委员:要抓住争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蔬菜、川芎、稻田鱼三大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及彭什边界试验区建设的机遇,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邹声福委员:要加快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步伐,推进精致生活城进程;要加强广青路的管理,对路面、边沟、行道树定期清洗,维修、清掏,确保道路环境卫生;乡村振兴要加强对农民的引导、教育。
闵艳委员:一要加强农村工作实用法律的培训普及,以案说法;二要加强对乡镇工作人员和村级调解员的培训指导;要搭建法律咨询平台,指导和引导各级干部学法、懂法、依法办事。要重视引进农业经济人才和技术人才。培育专业经济人才,管理村(社区)、合作社“三资”,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引进农业、畜牧技术人才,建设现代化农业、科技智慧农业,实现乡村振兴。
卿俊委员:一是加大征地拆迁后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二是尽快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保问题,三是尽快拿出具体方案,解决安置房办证问题;四是建议法院开通村(社区)巡回法庭,审理一些群众看得见、影响较大的案件,起到警示、震慑及法律宣传等作用。
刘凤宁委员:针对对规范三资管理,建议由农业农村办公室作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镇级主管部门,财政办公室为监督部门,履行财政监督职能。市农业农村局要加大审计面,把所有村纳入市级审计范围;要提高委派会计待遇,强化业务培训。
喻再军委员:一是要尽快推进成德同城化、彭什边界试验区的实施,落实产业化同城化发展,政策同城、规划同城、信息同城、基地道路建设同城,积极主动融入成都;二是积极加强农田白色污染问题的治理;三是希望政府对支渠淤塞严重的问题予以支持解决;四是要加强农业经营主体、旅游景点等标志标牌的设置;五是希望市委、市政府加大对农民及种植大户的关心关爱,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张路委员:农业发展应向绿色发展方向引领;要加强对农民农技知识的培训。
摆建梅委员:要加大对借款不还人的惩戒力度;要加强全市公共设施配套,在合理区域增设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要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洛水镇,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仿古一条街,作为什邡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亮点。
肖华委员:一要充分发挥政协与社会各界广泛联系的优势,加强与什邡籍名人,什邡在外企业家的联系交流,通过他们的人脉及资源为什邡营造更好的发展机遇。二要加快山区旅游道路建设,为山区旅游康养项目发展打好基础。三要改善营商环境,推进重大项目尽快落地落实生效。要按照“放管服”的要求,为企业做好保姆式政务服务,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推进重大项目尽快落地落实,及时兑现奖励扶持政策,帮助农业发展壮大;要实施人才战略,对企业引进培育的高端技术人才进行奖补,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在住房医疗、配偶就业、子女入学方面给予倾斜和优惠,让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出业绩。
(c)2015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什邡市委员会 地址:四川什邡
备案号:蜀ICP备15020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