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选览

强化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文章作者: 蔡昭霞 文章来源: 蔡昭霞 更新时间: 2019-05-22

农村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也是食品安全卫生网络的重要部分。农村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农村地域广、人口多、农民自我保护意识差等原因,农村食品安全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力量。近年来,食品监督监管触角延伸到乡镇村组,但是农村地域广,一个食药所同时监管多个乡镇,监管力量薄弱问题突出,建议每个乡镇建立一个食药监督所,保证经费,配齐执法人员,强化技术支持,提高检测水平。

二、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的执法处罚力度。针对食品安全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销售劣质、过期、三无食品的商家加大处罚金额,对情节严重者要坚决取缔执照,并建议设立黑名单制度,终身不得进入食品行业。

三、加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对食药所和乡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依法监管的水平;对农村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的法律知识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其守法经营意识;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农村群众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和依法维权能力。

四、强化对长效管理的监督机制。2010年已建立群体宴席报告备案制度,要求举办50人以上的群体宴,举办者要在宴请前向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报告,将就餐时间、就餐人数、场地卫生条件、厨师健康状况等情况如实上报,经审批后再实施。但此项制度缺乏监管,个别乡镇的备案制度流于形式,甚至出现一个村一年零申报的不正常现象。建议由监管部门牵头,纳入政府考核,严格监督群体宴席报告备案制度,确保农村不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五、建立社会舆论监督机制。一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对查处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典型案例进行曝光,让村民从思想上逐步树立食品安全事关自己生命安全、事关社会稳定的意识;二是建立群众举报奖励制度,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和维护食品安全的积极性,形成强有力的舆论监督氛围,共同营造良好的农村食品安全环境。

 

(c)2015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什邡市委员会 地址:四川什邡

备案号:蜀ICP备15020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