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脱贫攻坚全面完成和乡村振兴稳步推进,现阶段农村在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和就业环境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质。民众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也随着一、二、三产发展而日新月异,与之对应的乡村垃圾也呈现出种类多样化、体量增量化和处理区别化等特点,由于受传统思想、人力环境和财力资源等诸多影响,农村垃圾在综合治理方仍存在着垃圾分类处理观念薄弱、垃圾综合处理能力不足和垃圾处理存在管理“死角”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常态化政策宣传。成立专门队伍,常态化推进垃圾处置项目的政策宣传。同时,在中小学深入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环保治理入童心”宣教活动,让全社会形成垃圾分类的意识,树立实行垃圾分类就是节约资源的观念。
二、加大人力资金投入。加大乡镇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镇违停抓拍等设备安装,加大对垃圾压缩站、垃圾大箱等基础设施设备投入,增设建筑垃圾临时堆放场,针对大件垃圾实施专门处理。由各村设置中转点,由乡镇负责收集,积量后全市统筹处理。生产垃圾各村民小组增设堆肥池,对生产垃圾进行分解,还肥于田。
三、提升综合处置能力。一是成立乡镇综合执法队伍。公安、综合执法等部门联合协调下派工作人员入驻乡镇,充实综合执法队伍,指导乡镇城管中队、交通协管员等开展工作,带领乡镇开展综合执法,有效解决乡镇执法水平参差不齐、无执法权的问题。二是加强河流源头治理。市级业务部门加强与河流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加强河流源头和沿线治理,有效杜绝各类垃圾进入河流。三是建立沟通联系平台。自然资源、农业、环保、综合执法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解决乡镇环境治理过程中要素保障。
(c)2015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什邡市委员会 地址:四川什邡
备案号:蜀ICP备15020923号